律所生活

《八个小时的神剧-静静的顿河》

作者:王太力


一本默默存在于图书馆的世界名著,如果在年轻的求学时代错过了,你几乎没有时间再有机会去看它:它需要太多的时间和平静的心态,而这些在工作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果突然间,它故乡的剧团要来演出这部名著,那些演员都是那个族群、那个地方土生土长的人,以他们对名著的理解去演这部剧,这是多么的原滋原味?何等的幸福!


《静静的顿河》就是这样的一部神剧,静静地来到北京,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奉献,一场演出,4幕剧,8个小时,从晚上6点到凌晨近3点。中间3次休息。按导演的话说,这应该是一个24小时的话剧,8小时完全是个精简版。俄罗斯人和我们好像对时间的感觉不一样哈,没把观众当上帝,导演只把自己对原著的理解放在了第一位。跟《宋飞正传》里的卖汤的沙皇一样,你愿意买就买,不买,走。

 

为了看这场话剧,一直工作到中午没来得及吃中午饭,下午继续连续开会和电话会,最后终于在开演前几分钟赶到天桥剧场。进场前在剧院的咖啡厅吃了一块蛋糕喝了瓶水,幕间休息又吃了个三明治,肚里有了这点食终于挺到了凌晨3点剧终。

 

好多人可能会问:8个小时熬得住吗?你工作10-12个小时都熬得住,何况是做你喜欢的事呢?喜欢的只有享受,感慨时间过得真快,没有多少感觉、不知不觉间8个小时就过去了。

 

来看这部戏的名人好多,我认出来的有濮存昕、陈丹青、张铁林、于丹。此外,还有张铁林坐在过道上与之攀谈的长辈、还有好多80-90多岁的长者,看着周围的他们,知道赶上了一次京城文化盛宴。本来以为最后一幕前会有好多人提前回家睡觉,没想到提前离开的人极少。大多数来看这部剧的可能早就决定了要坚持看完,不然就不来看这场演出了。

 

《静静的顿河》如同哥萨克版的《红楼梦》,谁来演这个主角格里高利好呢?濮存昕老师?太白的诗情是有的,中国诗人的代表,不适合演这个哥萨克的莽撞。张铁林老师?太富贵、太喜庆了,不适合演这个哥萨克的底层和苦难。那谁适合演呢?还记得老友记中的乔伊吧(Friends, Joey)?这个剧的演员好像和Joey长的特别像,就是他了。


《红楼梦》里讲的是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故事 。《静静的顿河》也是一个哥萨克村子里几大家庭梅、阿、科、莫、科的故事,以梅家的二儿子格里高利作为主人公贯穿整个剧情。《静静的顿河》洋洋洒洒4卷本,写的是1912年到1922年一共10年的故事,共140余万字,一个直观的比较是《红楼梦》,3卷本,共96万余字。

 

《静静的顿河》里主要有这么几个住户:(1)格里高利他们梅列霍夫一家(梅列霍夫家的父亲潘捷列伊,大儿子彼得罗和妻子达莉娅,二儿子格里高利,女儿冬妮娅莎);(2)格里高利邻居阿斯塔霍夫一家(丈夫斯捷潘和妻子阿克西妮娅);(3)格里高利夫人娜塔莉娅·科尔舒诺夫一家(科尔舒诺夫家的父亲是米龙,女儿娜塔莉娅,儿子米特里);(4)富有商人伊丽莎白·莫霍娃一家(莫霍娃家的父亲和女儿伊丽莎白);(5)格里高利他妹夫米哈伊尔·科舍沃伊一家;还有叶甫盖尼·利斯特尼斯基和其他的各色人物,林林总总,上演了一部哥萨克历史。

 

故事情节大概是:格里高利喜欢上了邻居斯捷潘的妻子阿克西妮娅。斯捷潘具有俄罗斯的打老婆的传统,又经常出去鬼混。格里高利和阿克西妮娅的情感关系为村里不容。为了尽快拴住格里高利,父亲选了娜塔莉娅作他的妻子。但是,格里高利与娜塔莉娅处不来跑了,和阿克西妮娅一起出走到另一个庄园,生了个女儿,后来自己离家去服兵役。作为沙皇的勇猛善战的一族,哥萨克人当兵是必然的、天经地义的事情。正好赶上第一次世界一战,沙皇被推翻了,以前是为沙皇作战的哥萨克现在不知道为谁作战了,纷纷离开战场回到家乡。受不了苏维埃统治的哥萨克又闹独立,要保卫自己的土地,不让别人拿去平分。格里高利一会在白军一边,一会儿在红军一边,一会儿在匪帮一边,又一会儿在红军一边。最后妹夫米哈伊尔作为苏维埃的地方领导告密要逮捕他,他带着阿克西妮娅逃离,在逃离的途中碰上巡逻队,阿克西妮娅被打死。最后,他回到家乡,和儿子相依为命。


这是一个苦难的历程:大哥彼得罗率领白军战败时,被妹夫代表革命处决了;大嫂达莉娅患梅毒投河死了;和阿克西妮娅生的女儿在格里高利服兵役时得病死了;夫人娜塔莉娅在知道他和阿克西妮娅又在一起后堕胎失血过多去世了;阿克西妮娅被巡逻队子弹击中死了;岳父作为富人被处决了;岳父他爹和被烧的房子一起死了。在格里高利长大成人后这10年中,从为沙皇作战的族群,到沙皇被推翻,作战的族群失去了作战的目的;信仰东正教的哥萨克遇到了不信教的布尔什维克;从保卫家园到被要求交出土地平分;战斗的族群基本被消失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消失了,集体农庄时代到来了。一切都成了历史,只有哺育他们的母亲河顿河静静地流淌,无声无息。


设若中国人演《静静的顿河》,如何?千年礼仪之邦、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的民族,怎么去理解一个天然服兵役的族群的生活?他们桀骜不驯、随时互相打架、随时应招上战场,以作战勇敢、随时牺牲为傲和自豪。孔乙己对于回字有四种写法的骄傲,也不是骑马打仗的哥萨克能演出来的哈。


几点小感想哈:

 

1、民族、族群、文化之不同,可以去看,去感觉。和而不同,或许吧?不知道这一点,不成啊;不理解文化的差异,生意难做,弄不好就打各种仗了。 

2、未来喜欢俄罗斯文学的人可能越来越少了,学俄语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当代的俄罗斯文学就更不知道了。

3、1912-1922年,10年,160万字,没有生活写不出来吧,这是一部回忆录吧?《红楼梦》也差不多吧?

4、一战、临时政府、苏维埃政府、白军、红军、匪帮,在乱世,谁知道哪些是对的?未来究竟会如何?特别是存在千年的沙皇、东正教,转眼间都没有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去适应,理解?那,另一个民族呢?

5、忠于自己的朴素感情、家庭、宗教、信仰、主义,哪个是人生选择的锚定物?格里高利惹出了那么多事,家人还是把他当家人待;兄弟们反抗政府他也参加反抗,然后又参加红军,来来回回的变化,每次的变化都是人和人关系的巨大转变,这里的内心拷问如何解决?生逢乱世、转换的世界,谁有通天之眼呢?

Copyright © 1998-2018 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1012394号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