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生活

访学牛津

作者:佚名



从北京出发前几天,还不知道如何从希斯罗机场到牛津大学。临出发时收到在英国朋友发的行程路线图和时间表,在希斯罗机场的T5,到10号站台坐车到牛津。飞机落地后,在google地图的帮助下从希斯罗机场的T4转T2/3,再转T5,找到10号站台,坐公交车到牛津。如果国内能够用google,就不会这么仓促,这么没有准备。国内屏蔽google搜索,屏蔽维基百科,对智能的影响太大了。在国外基本就用它们查路线、查知识。

image.png


车行英伦,看到这里的汽车都好小。远处的荒野,路边黄色的枯草,再往上又长着绿色的树木和灌木,时不时配着一片片黄色的草地,好像在时时印证英国文学中的描述,告诉我这里是英国,只有在这里才能写出《呼啸山庄》?在这个没有法国的靓丽风景、绚丽和饱满的色彩、没有明亮刺眼光线的地方,才会出现英国的田园画?

image.png

在牛津城的最后一站下车后,就走进了古城堡似的牛津大学。一路路过的都是百年、千年的古代的建筑,一看就好有年代感,存在了这么长时间没被推掉、烧掉、毁掉,还留在原地?!这是我当时直接的心理活动。

image.png

看着一路的游人和古迹,自己也时不时停下行李、照个相,最后走到KEBLE COLLEGE,一个竟然跟城堡一样的学院。这种地方还可以住,没变成保护文物锁起来?宿舍的走廊铺着地毯,每个房间门口24小时亮着灯。宿舍很小,有一张床,一个大书桌,在床头、一面墙、书桌上、衣橱前,一共有4个大小书架,还有一个洗手间和浴室和一个衣橱,没有电视。几平米的房间用于学习、睡觉,足够了,真是一个适合学习的房间。

image.png

访学时间短暂,为了尽可能节省时间,一放下行李我就出去逛了。在晚宴前逛了几个小时。第二天早晨不忍睡觉(可能是时差原因),6点多起来又出去逛了一趟。周四早晨又逛了一次。发现这里每天5点天就亮,晚上9点多天才黑。这也太幸福了,一天里有16个小时的白天,这能干多少事情啊。后来听说这是因为英国纬度高,夏季白天长;冬天8点多天才亮,4点多就黑天,如果没太阳,一天都黑黑的也正常。这里的朋友不说,自己就成了那个夏虫了。夏天来英国性价比超高,白天长,可以多做许多事情。

image.png

这里的每个人都说今年夏天英国太热了,都已经30度了。对于从38-40度的北京飞过来的我们来说,这种温度非常舒服,并且早晨才10来度。“你们北京有空调,这里大多数房间没有空调,最多是风扇,所以感觉更热更难受。”这种感觉跟南方同学发现东北尽管冬天冷,但是有暖气,东北人实际上没有浙江人禁冻差不多哈。我还发现宿舍里有着神奇的暖气。30度的天气加上洗手间烫手的暖气,这里还真有特色。

image.png

在Blackwell书店待了2个半小时,把书店上上下下逛了个遍。后来发现这个书店位于牛津大学的中心,听说现在最大的主顾是王强老师,他一到牛津就到这里买书,真是功莫大焉,这个书店很幸福,想必王强老师也很幸福。

image.png

除了知道牛津大学非常有名,来之前其实对其所知甚少。如同打遭遇战,在最短的时间更多地了解它很重要。牛津大学何时成立?新书《牛津大学历史》里写1214年可能是比较公认的说法。其他的书和维基百科说公元900多年时就已经存在些学院。有几近1000年历史的大学,到现在还存在着,并且还是世界著名大学,真是好了不起、好难得。这和世界上出现过的各个文明古国中,中国人一直生存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创造、保存、发展着中华文明一样不容易。多少文明古国已经消失,多少古文明的土地上生活的已经不是创造古文明的那群人的后代。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是值得自豪的。如果制度上能够冲过三峡,不再进行历史的重复和轮回,就是人民的幸福了。

image.png

在牛津大学这儿,指环王、哈利波特、爱丽丝和兔子,都是热卖品。《魔戒》的作者托尔金与《纳尼亚传奇》的作者C•S•刘易斯是牛津大学的校友,也都曾在牛津大学任教。《爱丽丝梦游仙境》是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兼牛津大学基督学院数学教师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哈利波特》作者不是牛津大学的,但是电影的取景地好多是在牛津大学的基督学院。《魔戒》、《纳尼亚传奇》、《爱丽丝梦游仙境》、《哈利 波特》,这四大名著都与牛津大学有关,可见生活在古老的城堡中可以多么赋予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image.png

这里的各种学生活动的广告海报贴在木板上,立在街道墙边,各种展览、学生剧团演出、讲座、新书海报,广而告之地立在那里,感兴趣的驻足阅读,更多人匆匆而过。学生活动海报在这里岁月静好、怡然自得地存在着,让人想起曾经活跃的三角地。

image.png

牛津大学有100多个图书馆,这是多么幸福哈。在Bodleian主图书馆领图书证时,需要宣誓爱护图书,这一环节也是图书馆藏书的保护神,仪式感很重要,程序很重要,这些都赋予了意义。李同学说“当年钱钟书先生在牛津读书时,是这座图书馆的常客。不过饱学的钱先生没有将这个图书馆按发音直译成“博德利图书馆”,而是译为“饱蠹楼”。恐怕这种形神与发音兼备的翻译,也只有钱先生那样的书虫想得出来吧。”

image.png

在各个城堡一样的学校组成的牛津大学,大一结束以后同学们就分散在牛津城各处。一个牛津,有世界各地的人,猜想在这里同时有100多种语言在使用,应该不是夸张吧。

image.png

这里的食堂如同哈利波特里的食堂,摆设精美,环境震撼。糟糕的是这里的伙食,中国的胃很难适应。一个星期,早餐没有一点变化,可能是为了保护古建筑,不能生火,只可以热一下东西,蘑菇、水煮鸡蛋、热肉肠、豆子、炒鸡蛋、西红柿,这些是热的,其他食物都是凉的。哪怕每天换换花样也好啊,就是不换。但凡他们把写小说的心思放一点在伙食上,也不会是这个样子吧。如同甲方乙方趴在村口的那位对吃的渴望,我们就是想吃点热乎的东西,怎么就那么难实现呢?并且,没有青菜啊!有青菜咱们不拌沙拉、你把它炒一下不行吗?这个要求过分吗?午饭是三明治,忘了是不是在美国学习时吃伤了,就是不想吃三明治;如果吃,你把面包烤热了吃好不好?全都是凉凉的东西,中午吃完一点睡意都没有,没人会想午睡的。

image.png

去拜访老同学小赵在牛津读书的学校St. Catherine’s College,找到了他们学院著名的皇家平房似的校区,去他们的图书馆看了看期末考试题。这又让我多走了几千步,每天2万到3万多步在牛津是很正常的事情,St. Hugh's College, SAID,Keble College,Harris Manchester College,到哪里都是腿着。 

image.png

 三一学院没到点就关门了,问为什么关门了?人家说这是我们的学院,我们想关了就关了,不可以吗?后来看到我们的图书证,知道是自己人,就大度地让我们进去参观,连门票都不用买了。

image.png

聊天中,听说英国上大学前的国内公立教育是免费的,1998年开始大学教育才开始收费,以前公立大学教育也是免费的。医疗对本国人免费,对于外国人好多可能也没收费,因为医生嫌做账单太麻烦。一个有趣的和国内一样的现象:好的学区房价贵。如果一个英国人上的是公立学校,可能意味着他家有钱,因为住在比较贵的学区房,能上好的公立学校;如果上的是私立学校,可能家里反而没钱,因为买不起或者住不起好的学区的房子。当然贵族上私立学校是另一码事就不说了。

image.png

听课、聊天、参观、逛书店、图书馆、逛街,忙碌、充实、平淡的牛津生活,这里真是读书、学习的天堂。

image.png

离开牛津到达伦敦的那个夜晚,我写道:Oxford,一个刚离开就开始想念的地方,从城堡回到城市,只能翻看昨日早晨熟悉的照片,遥想如在梦中的牛津。现在,在喧闹、杂音不绝的北京,牛津就更如同一个梦一样的地方。

image.png

 作者:王太力 来源:微信公众号法律荐读

Copyright © 1998-2018 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1012394号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