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能利索着把上面这(发zhei的四声)句话说顺溜了的北京人已经不多了,就更别提非京籍人士了,《老炮儿》的局限性也正在于此;这不是一部所有人都能看懂的电影,也不是一部是北京人就能看懂的电影;你必须得是五张儿朝上、住过东城西城的胡同儿、滑过什刹海龙潭湖的野冰、明白军刺三棱刮刀弹簧锁……是什么家伙什儿的北京人,才会有被重击的痛感;你丫真行冯小刚,大年底的来他妈这么一出儿!
老炮儿:茬架
这其实是一种情结,是关于心中英雄在行为上的诠释,六哥滑冰时背景声袁阔成《三国演义》的评书就是这么个意思:长坂坡,赵子龙杀了七进七出!没注意或没在意这个情节的就是没情结或情结还不怎么太够。
那个年代心里总是觉得生不逢时的,都觉得自己该在水泊梁山落草或是诸葛孔明手下的虎将,于是林冲就想和赵云比划比划,李逵就想和张飞盘盘道,比划盘道都得出师有名,所以就得找点儿茬儿,茬儿找着了,这架才能打起来。茬架,就是找茬儿打架的缩写。
至于茬儿怎么找,最简单的就是盯着对方坚定的看,北京话叫“犯照儿”。
六哥的十八针一刀就这么来的。没倒下,闷三儿服了,就成了兄弟,于是圆了《水浒》的梦,于是生死之交,于是仗义的活着,于是守住个局气的规矩和道理。
老炮儿:礼儿
六哥一直都特客气,但不怂。不欺负人,有事儿说事儿,所以站得住!给人一根儿葱,得到的是盘儿饺子,做人的礼数也正是如此罢。失了礼数也就跨越了底线,掰手指头抽大耳贴子算是恰到好处的回击。
不这么演一下还真把这招数给忘了,不信都去试试,特管用!
六哥不是流氓,躲事儿进局子也不是流氓,流氓不会认错儿要给儿子磕一个、流氓不会恭敬的给二爷点烟,流氓不会为霞姨热泪盈眶。
上阵前二爷深沉的两拍也是一种礼数,那是一种有序的传承,也是一种完成交接的欣慰,由此你可以任意想像二爷当年的叱咤风云。
如今的社会,其实大家都知道到底谁他妈是流氓!
老炮儿:拔刀
这是一种仪式,是关于为基本伦理和正义的仪式。本已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喝着枸杞橘子皮泡酒踏实后半生,但因为道义传承的危局而必须以卵击石。
无论是否江湖,都是一种视死如归的勇气,蹒跚着但坚定的北京胡同儿加大院儿里的50后和60后。
宣武合西城是一种无奈,但人在阵地在、人在兄弟在、人在锋刃在,镇定的热血无悔的在撕裂的冰封上喷涌。
不记得上次在电影院泪如泉涌是哪一年的事情了,这次算是特麽哭酣畅了。冯小刚,弄得我撼痛,记住你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