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由深圳市法学会涉外法治研究会与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区域与国别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区域与国别法视域下的非洲法律研究”研讨活动在深圳市法学会成功举办。天达共和大湾区办公室合伙人韦征作为律师代表,与乌干达高等法院大法官Karoli Ssemogerere及其助理Dan Igumba等嘉宾深入交流,共同探讨非洲法律环境及中国企业投资风险防范。本次活动聚焦非洲商事法律、投资保护及争端解决机制,为深圳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宝贵的法理和实务参考。
研讨活动伊始,深圳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陈振波带领与会嘉宾参观了中国法治论坛深圳基地(深圳市法学会“会员之家”),直观展示了中国法治精神和传统法律文化的魅力。乌干达大法官Ssemogerere高度赞赏中国以调解化解纠纷的机制,认为其在维护商业关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在研讨环节,大法官Ssemogerere详细解析了非洲法律体系的混合性特征(融合普通法、大陆法、宗教法及习惯法),并针对中国企业在乌干达投资面临的法律挑战提供了专业建议。韦征律师结合律所在跨境投融资、合规及知识产权领域的专长,分享了中资企业应对非洲市场风险的策略。
企业代表乌干达天唐集团中国总部总经理程文术分享了天唐集团成为乌干达最大华商企业和搭建中乌商贸文化桥梁的丰富经验,并强调非洲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出海中“蓝海中的蓝海”,乌干达又因其政局稳定且政策具有连续性、国际营商环境开放,已成为中国企业在非洲,特别是东非投资的首选国家之一。企业代表如比亚迪海外法务部高级律师陈晨提出了乌干达“平行进口车”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引发热烈讨论。
韦征律师基于天达共和助力中资企业出海非洲等“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项目经验,建议企业提前布局合规框架,合理处置非洲项目下的法律冲突,强化与当地司法机构的合作。大法官Ssemogerere对此表示认同,并提供了乌干达法律实践中的解决方案。
活动尾声,深圳市法学会涉外法治研究会会长黄卉教授向大法官Ssemogerere颁发学术顾问聘书,承诺持续推动深圳与乌干达法律合作。
本次研讨不仅深化了中非法律界的互信,还为天达共和的国际业务拓展注入新动力。天达共和通过国际仲裁、出海企业架构搭建、合规落地东道国等业务,成功助力企业规避或解决侵权、合同纠纷等风险,利用不同中岸地和离岸地的财税法律制度差异实现降本增效,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支持中国企业安全、高效地开拓非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