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天达共和李铮律师受邀出席第六届财联社企业ESG论坛,深度解读ESG合规新局

2025年10月31日,由上海报业集团指导、财联社主办、财联社政经研究院承办的第六届财联社企业ESG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本次论坛汇聚政府部门、学术界、上市公司及金融机构代表,围绕 “ESG 新范式下的企业全球化” 展开多维度探讨,其中第三场圆桌对话 “ESG 赋能企业全球化” 成为焦点。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北京办管委会主任李铮律师受邀出席,从法律视角解析 ESG 合规趋势与跨境应对策略,同时展现了天达共和在 ESG 领域的专业服务能力与行业领先优势。

63b29c4c83294f6335f00b65196412c3.jpg在“ESG 赋能企业全球化”圆桌对话中,李铮律师以法律从业者的专业视角,深刻剖析了ESG合规的底层逻辑与实践要点。他指出,ESG已从企业经营的“道德倡导”升级为“法律义务”,这一转变在国内立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2024年新修订的《公司法》明确要求企业“以可持续方式发展”,将职工权益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治理范畴;而《生态环境法典》加速推进,预计将成为继《民法典》后的第二部法典,进一步构建环境治理的法律框架。

针对企业出海面临的“隐性门槛”,李铮律师强调,ESG合规已贯穿跨境投资、上市、融资全流程。在对外投资(ODI)审批中,商务部门已将碳中和指标纳入评估,高能耗项目可能因碳排放不达标被否决;目标国层面,欧盟《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SFDR)、美国《气候信息披露规则》等要求企业量化环境风险,若未提前开展 ESG 尽职调查,可能导致交易失败或估值折损,此外,资本市场更将 ESG 视为硬性约束。他举例说明,港交所、沪深北交易所均要求上市公司披露 ESG 报告,且从定性描述转向定量分析,“若企业仅追求市场规模与短期利润,忽视ESG 合规,未来可能面临退出困难或监管处罚。”

66ee72544315e0fdeea74f2f0af71bf5.jpg谈及企业出海的合规痛点,李铮律师提出“中国律师角色转型” 的观点: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内律师已从“本土服务供应商”升级为“跨境合规总包商”——凭借对中国企业需求的深刻理解,可整合目标国律所资源,将企业ESG目标拆解为本地化合规任务,实现“中国策略+当地执行”的一体化服务,帮助企业规避 “国内与目标国法律体系衔接不畅” 的风险。

作为国内较早深耕 ESG 法律领域的律所,天达共和在本次论坛中展现了其在 ESG 服务领域的核心优势。天达共和已于2023 年成为全国首家从北京绿色交易所获得碳中和证书的律师事务所,通过自身实践率先实现 “办公运营碳中和”;组建独立的“双碳”专项法律服务团队,汇聚环境法、公司法、跨境投资等领域资深律师,专注于碳中和、碳达峰相关法律事务。针对企业在 ESG 领域的多元化需求,天达共和构建了 “合规 + 治理 + 争议解决” 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包括碳合规框架搭建、助力企业碳达峰目标实现、跨境合规尽调、目标国 ESG 法规调研、ODI 审批中的碳排放指标合规辅导、供应链 ESG 风险排查、资本市场 ESG 披露、供应链 ESG 纠纷解决等。

在ESG成为企业全球化“必答题”的背景下,天达共和的 ESG 法律服务已成为企业规避风险、创造价值的重要助力。例如,针对某跨境能源企业的欧洲风电项目,提前开展目标国环保法规尽调,协助企业满足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要求,避免项目因碳排放不达标被否决;为某电子制造企业设计供应链 ESG 条款,嵌入劳工权益保护与碳足迹溯源要求,帮助企业通过苹果、特斯拉等国际品牌的供应商审核。

“ESG 不是企业的‘附加成本’,而是长期竞争力的核心组成。” 天达共和将持续以法律专业能力为支撑,结合科技工具与国际资源,为企业提供 “前瞻性、定制化” 的 ESG 合规服务,帮助企业将 ESG 从 “合规要求” 转化为 “价值增长点”,护航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1998-2018 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1012394号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