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招投标项目常见于法律实务工作中。一份高质量的投标文件,不仅能提高中标概率,还能为律师事务所及法律服务团队赢得良好的声誉。
对于实习律师而言,参与招投标文件的制作是提升实务能力、积累实战经验的重要机会。但由于经验不足及细节疏忽,实习律师们刚接触投标文件的制作,免不了问题频频,错误百出,严重的甚至导致废标,错失机遇。
一、常见错误、产生原因及解决方式
二、招投标文件制作的实用技巧
1. 善用“样式和格式”与“导航窗格”
字体字形不一,格式排版混乱的投标文件,不仅增加评审老师阅读难度,还会影响评审老师质疑投标人对细节的重视程度,进而质疑投标人的专业能力。因此,字体整齐、排版清爽的投标文件,不仅是专业性的体现,更是赢得评审老师青睐的考量因素。
“样式和格式”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与“菜单栏—视图—导航窗格”相结合,根据招标说明要求的技术文件、评分细则、附件内容等编排目录,不仅排版统一,还能快速定位,查缺补漏。
2. 将具体要求纸质打印
遗漏招标人明确要求的文件/签字/盖章是最常见的错误,也是最容易导致废标的情形。全文通读招标说明,对各项要求细嚼慢咽十分重要,有条件的可以将必要资格文件、技术文件等具体项打印,逐一准备。最后检查时将该部分列为重点核查对象。
3. 及时跟进招标人后续发布的信息
招标文件发布后至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日前,招标人可能会不定时通过官网、邮件、邮寄等形式发布与招标项目相关的补充文件。有的招标人有专门的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补充文件也可能从不同平台发布,应格外关注。如不经常刷新平台,有可能错过重要补充文件,影响投标文件的准备。
4. 明确是否存在述标环节
招标说明通常会载明是否需要述标、述标方式、日期、地点、需要携带的材料、业绩原件等。线下递交投标文件一般需要线下述标,电子平台递交投标文件的,不能轻易认为无述标环节。多与招标负责人沟通,提前安排人员准备。
5. 不懂就问,及时与招标负责人沟通联系
投标文件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例如,招标文件未对“签名”做具体要求,但电话联系后,投标人说必须手写签名,不能是“xx印”的实体红章。又如,需要下载安装客户端、特殊软件、对投标文件电子加密的,需要平台技术人员指导。再如,招标文件未明确开标具体参与方式,尤其联合体投标(即多家律所共同参与投标,提供服务)时,需确认参与人员以及准备的材料。
下载招标文件后需留意: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电子招投标平台技术支持的联系方式,如需递交保证金,还可以留意接收保证金机构的联系方式。
6. 投标文件递交后,应保持电话畅通
招标人可能会在审核投标文件期间来电,可能是投标文件出现某些废标的情形,招标人希望投标人出具补充澄清文件予以修正;也可能是存在新的机遇,如某些招标项目会一次性发布多个标段,一些冷门标段没有人投标。若投标人未及时接通电话并采取有效措施,错过补正机会,实属可惜。
三、内化至日常工作的经验分享
1. 检查方式
使用wps等系统自带的纠错功能对错别字等基本错误进行筛查;电脑全文通读/打印成纸质版通读;同事/朋友交叉检查。
2. 提前完成
处理日常工作可以习惯提前至少2天完成,预留机动时间,应对突发情况。
3. 高效协调
需要走流程/盖章/签字/审批的,提前安排,协调时间。提前将需要配合的事项充分详细地交代,包括对接人员、具体内容、交付期限以及下一步的操作(扫描件/邮寄/打印等)。通过邮件形式进行工作配合的,还应注意邮件用语/格式/署名等。
4. 临危不乱
越是遇到紧急情况,越要沉下心更慢地检查。越着急越容易出错,反而花费更多时间。
四、结语
招投标文件的制作看似繁琐,却是律师快速成长的绝佳机会。通过不断实践与总结,不仅能掌握专业技巧,还能提升对细节的敏感度和团队协作能力。每一次的错误与修正,都是迈向专业律师的重要一步。
细节决定成败,专业源于积累。愿我们在每一次任务中都能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不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