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天达共和助力上海国际仲裁会客厅“机遇挑战与争端解决——引领未来的先进制造业”主题研讨会顺利举办

640.png2025年3月28日,上海国际仲裁会客厅第23期主题活动“机遇挑战与争端解决——引领未来的先进制造业”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主办,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商事仲裁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际仲裁研究中心、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上海阿根廷总商会作为支持单位。五十余位专家学者、企业法总、机构代表与律师同仁参会深度交流。

天达共和创始合伙人、管委会主任周琦律师,北京办管理合伙人、争议解决部负责人纪超一律师,管理合伙人、上海办管委会主任陈永兴律师出席本次会议。

微信图片_20250403202424.jpg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秘书长王唯骏致开幕词,她指出中国制造业连续十五年保持全球规模第一,但先进制造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格局下,须发挥仲裁机制对跨境争议解决的独特作用。上海国仲以国际化、专业化创新服务护航产业发展。在航空航天领域,构建全球首家航空仲裁院,制定航空仲裁规则,探索专家意见等国际仲裁先进实践。聚焦智能出行产业,形成市场规模配套的法律服务能力,高效处理逾千起跨境供应链纠纷。触达生命科技前沿,加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参与医药研发、技术转让等全周期法律保障。上海国仲还通过设立上海国际仲裁(香港)中心,作为专业机构“出海”,践行服务“走出去”企业的陪跑责任,助力境内外经贸投资合作。

微信图片_20250409170803.jpg天达共和管委会主任周琦律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仲裁国际化需统筹中国特色与国际标准,发挥上海作为争议解决"核心引擎"的作用,通过强化规则话语权助力先进制造业升级、产业链优化及"新质生产力"全球布局。天达共和依托33年专业积淀与200余位合伙人团队,聚焦新能源、新技术等领域构建全球服务网络,为企业跨境交易提供风险防控与增值服务。面对国际竞争,他强调法律是突破法域壁垒的基石,呼吁机构、律所及专业人才协同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中国方案”深度融入全球治理体系,护航中国企业出海。周琦表示,期待通过研讨探索争议解决机制支撑产业国际化的实践路径,为中国企业构筑更坚实的法律保障体系。

微信图片_20250403202443.jpg上海阿根廷总商会主席艾伟平在开幕致辞指出,中国企业出海需聚焦“把握市场机遇”与“强化风险管控”两大核心。他以阿根廷市场化改革为例,指出该国矿业、绿色能源等领域存在合作潜力,商会通过联动中阿政商资源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推动项目落地。针对拉美司法效率低、法律差异大等挑战,他强调应加强事前合规审查、嵌入预防性仲裁条款、提供本土化专业服务以构建法律基建,并依托《纽约公约》提升跨境仲裁执行效率。作为从业者,他建议企业将法律风控纳入出海核心能力,善用上海仲裁枢纽及国际化法律团队,前瞻性应对知识产权、股权纠纷等复杂争议,为中阿乃至中拉产业链深度融合提供保障,推动全球化进程稳健共赢。

微信图片_20250403202458.jpg本次活动由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合作发展部部长许索晟主持。

微信图片_20250403202513.png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哲玮发表题为《面对先进制造业的中国制造:优势、机遇与挑战》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仲裁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三大优势:一是依托全球产业链先发地位形成的跨境案件经济优势;二是兼具法律与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储备;三是机构仲裁体系超越个体模式的系统性效能。国家层面已将仲裁定位为企业出海护航机制,最高法司法部都在为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供制度支撑。此外,中国仲裁仍需争取国际规则制定主导权、提升全球行业话语权、增强案件公正性与透明度。他强调,仲裁应保持服务实体经济的灵活性,深度对接中国制造业全球化布局,构建与产业链适配的争议解决体系,通过创新机制回应企业合规、知识产权保护等前沿需求,推动从规则学习者向制度输出者转型,最终以“中国方案”强化国际仲裁话语权,为全球治理贡献实践智慧。

微信图片_20250403202529.png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研究部部长徐之和作题为《刚柔并济:仲裁解决供应链纠纷的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上海国仲自1988年成立以来累计作出裁决书3万余份,争议金额超5000亿元,案件覆盖10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制造业供应链纠纷占比突出,涉及国际贸易、建设工程、金融担保等领域。他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供应链合规义务、产业链转移情势变更认定及国际商事规则适用等法律问题。他提出,针对供应链纠纷化解,我们应根据业务特征优选争议解决机制,定制适配交易的仲裁条款和精准争议策略,并善用程序性工具,以灵活融合调解与仲裁。他强调,上海国仲通过构建专业化、国际化仲裁服务体系,形成“刚柔并济”解决方案,助力中国产业链全球化布局行稳致远。

微信图片_20250409170822.jpg天达共和北京办公室管理合伙人、争议解决部负责人纪超一围绕《产品质量纠纷索赔与抗辩的实务探讨》进行主题发言。他指出,产品质量纠纷索赔的基本法律框架分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两部分,其中侵权责任包括一般侵权责任与产品责任。在违约责任框架下,质量检验期规则是实务中的焦点问题。侵权责任体系下,首要问题为是否存在法律定义和事实层面的“缺陷”。在法律实践中,产品责任下的举证责任倒置、消除风险的法定责任、缺陷产品自身损失是否能够在产品责任框架下索赔、纯粹经济损失是否能够在产品责任框架下索赔、免责约定能否排除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均是实务中的焦点与难点问题。针对企业风险防控,纪超一提出多项实务策略,在产品质量纠纷中构建合理的攻防体系。

微信图片_20250403202544.jpg专题研讨以“提升争端解决效果与效率—创造法律在行业价值链的独特优势”为题。霍尼韦尔能源集团亚太区首席法律顾问、霍尼韦尔中国首席法律顾问魏桦女士提出通过业务部门主责、风险内部审核、外部独立审计“三道防线”实现风险全流程管控,以合规意识贯穿业务全链条平衡全球化合规与增长;舍弗勒集团大中华区总法律顾问聂鑫先生强调法务应实现从被动合规到价值赋能的角色转变,通过全流程证据管理等方式将法律效能转化为可量化收益;辉瑞投资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法律部负责人章玮彬先生强调,法律的核心价值在于争议阶段的确定性把控,须严守专业壁垒以提升决策权威性;极氪集团首席法务合规官刘昉女士聚焦中资企业法律前置破解企业出海难题,通过数据合规方案融入产品功能设计及运营系统开发,平衡数据跨境规则与用户体验,并在企业应对国际贸易管制及关税施压等方面分享企业实战经验;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秦燕女士提出构建“领导重视、法务独立、管理闭环、业务协同”四位一体合规体系,通过制度标准化、风险动态围堵及伙伴式协作实现战略价值转化。

微信图片_20250409170817.jpg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管委会主任陈永兴作闭幕致辞。他指出,先进制造业作为全球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正面临知识产权、跨境合作等复杂法律挑战。他强调,仲裁通过效率优化和规则创新,为企业构建独特竞争优势:专业化程序加速化解产业链矛盾,降低商业连续性风险;灵活裁决平衡技术保护与市场需求,助力突破国际规则壁垒。他呼吁,法律界与产业界应深化协同,推动争议解决从“事后救济”走向“事前风控”,赋能中国先进制造业从“规则适应”迈向“标准制定”,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跃迁。

微信图片_20250403202601.png“上海国际仲裁会客厅”是依托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领域形成的平台优势和聚集效应,在新的国际环境和投资经贸趋势下所推出的系列主题活动,旨在围绕重点领域和热门话题,邀请国内外投资经贸主体、商协会、法律服务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司法和相关行政部门的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商业交易和投资经贸领域的争议解决前沿问题。“上海国际仲裁会客厅”将聚焦仲裁与其他争议解决程序之间的互动与衔接,积极探索争议解决领域“中国特色”与“国际标准”融合发展的“最佳实践”,致力于推动上海成为高端法律服务“近悦远来”的集聚地,国际仲裁高朋满座谈笑有鸿儒的“会客厅”。



Copyright © 1998-2018 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1012394号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