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日,由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煤碳资产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上海开班,本次培训班的授课专家团队囊括了行业主导机关、交易机构、一线技术企业及法律服务机构。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碳合规研究中心负责人、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 (ICC China)国际Ecoterms组专家、北京绿交所专家梁巍与天达共和碳合规研究中心负责人、北京绿交所专家赵舒杰作为专业法律服务机构代表应邀出席,梁巍以“碳排放权发展路径及碳合规要点”为主题,结合国家政策法规及专业服务经验为到场企业展开了一次深入浅出、生动扎实的碳资产管理培训课程。
梁巍本次授课立足于国内外双重视角,就国内领域而言,首先对我国双碳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通过近期最新动态点出了行业下一步发展动向;其次在碳排放权交易新规正式施行的背景下对企业最关心的涉及强制履约及绿色收益变现的碳放权交易合规要点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关键环节的法律风险、体系运行的难点与痛点,并相应地为企业提出应对策略、为碳合规市场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就国际领域而言,梁巍介绍了当前国际上主流的碳机制,通过国外政策法规的不断收紧、加强进一步明确了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面对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天达共和和在国内律师行业率先成立碳合规法律业务团队,致力于打造多元化双碳政策法律服务中心,构建体系化的“双碳”法律研究布局,目前已形成涉碳“法律法规库”、“案例库”及“绿色项目法律问题库”,并于2022年7月推出《碳合规法律资讯》月刊,填补了律师涉碳法律服务空白,成为国内最早提供双碳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之一。目前,天达共和与北京绿色交易所建立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度合作,并积累了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等绿色低碳主管机构的深厚资源,能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双碳综合性法律服务。团队成立以来,天达共和积极协助大型国央企进行碳合规路径设计、碳资产开发和管理的合规发展以及践行能源转型的合规体系建设并在气候变化治理已然成为国内外炙手可热话题的背景下密切追踪国际政策法规,多次为行业协会、企业应对国际碳关税和日渐严苛的碳制度规则贡献智慧与力量,并带领、指导企业赴欧洲进行碳远期交易,为追赶出海浪潮的企业满足国际碳合规要求保驾护航。
关于中国中煤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煤)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特大型重点骨干企业,其前身是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煤炭进出口总公司,经过多次兼并重组,2009年改制成为国有独资公司,并更名为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煤主营业务包括煤炭开发利用及贸易,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煤基新材料及相关化学品开发利用,相关装备制造及工程技术服务,涵盖煤炭全产业链,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现有可控煤炭资源储量超过770亿吨,生产及在建煤矿70余座,煤炭总产能超3亿吨,煤炭年贸易量近4亿吨。生产及在建煤化工项目10个,总产能近2000万吨,产品主要包括烯烃、甲醇、尿素、硝铵、焦炭等。在运在建电力装机规模超5000万千瓦。煤矿设计建设、煤机装备制造综合实力、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列。拥有中煤能源(A+H)、上海能源、新集能源3家上市公司。截至2023年底,中国中煤管理资产总额6000亿元,职工12.3万人,连续4年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A级,连续4年位列《财富》世界企业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