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一带一路”与国际商事仲裁发展如何再绘新蓝图?这个论坛定好了方案!

一条经济带,熔铸古今;一条丝绸路,纵横万里。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相关的全球仲裁和法律框架网络不断扩大。我国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仲裁案件越来越多,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强。


新时代下,为扎实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高质量建设涉外商事仲裁法律服务、高质量维护涉外企业合法权益,更好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2023年11月17日,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仲裁协会主办,上海市虹口司法局、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承办“2023上海仲裁周-虹口分论坛”,以“‘一带一路’与国际商事仲裁新发展论坛”为主题,邀请来自政府机关、行业、仲裁、学术机构、企业的7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于上海白玉兰广场,聚焦国际仲裁发展前沿话题,交流国际仲裁发展趋势动态,探讨更加创新的发展思路和更为务实的解决方案。

一、依托专业化国际化背景,共论仲裁发展建设


上海市虹口区政府副区长陈帅向与会嘉宾致以热烈欢迎与诚挚问候。他指出,虹口区政府积极推动北外滩规划落实落地,引领带动虹口区加快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主动服务和融入“五个中心”“四大功能”以及“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建设。随着北外滩的功能全面升级,航运业在推动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陈帅表示,虹口区政府作为上海航运法律共同体成员之一,将依托航运底蕴,发挥海事仲裁领域特色优势,将加强航运法律服务能级的建设,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为航运企业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将坚守高质量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商事仲裁的专业性、公正性和效率性;将坚持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理念,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商事争议解决服务,为推动中国商事仲裁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马屹谈到,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逐年攀升、贸易规模逐年增长,伴随而来的商业冲突也为跨国法律服务需求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空间。他表明,随着仲裁新规则的发布以及国际化发展方向的深化,上海仲裁机构也将持续提升仲裁服务能力,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合作提供了新平台,也为上海仲裁的发展指明了共同努力的方向,依托专业化背景,他期待,上海仲裁能够为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贡献更多力量。


上海仲裁协会会长俞卫锋介绍到,上海仲裁周是上海仲裁的品牌之一,是展示上海仲裁和提升影响力的舞台。上海仲裁周这一品牌从无到有,支持机构从8家增至30家,从首届的8场活动增至今年的19场,专业领域既涉及投资、金融、并购及建工等传统领域,也覆盖ESG、数据资产等新领域,每一场活动都是精心筹划、内容力求完善,质量上精益求精、都在为上海仲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他指出,上海仲裁是国际的,需要持续聚焦前瞻话题,深入探讨制度发展,同时,上海仲裁又是中国的,扎根于上海,要求加大对前沿人才的培养,持续让上海仲裁在国际仲裁领域发上海声音、展上海风采。

二、开放与创新并举,提升上海仲裁机构服务能级

论坛邀请了来自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仲裁专家开展主题演讲。主旨演讲中3位专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分享仲裁机构建设中的思考和创新,提出促进仲裁机构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建议。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上海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构建的思考”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室主任刘敬东指出,持续提升、制度型开放、“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特点,对未来建设他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加强国际商事法庭建设、国际仲裁规则、国际商事调解规则的地方立法等制度开放的创新实践。二是,加大对国际法理论研究及教学的政策倾斜,培育国际著名的国际法生态圈、人才聚集地、国际争议解决大型会议中心。三是,引进更多的国际仲裁机构、商事调解机构,建立良性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构间的竞争关系。最后是,营造仲裁友好型、调解友好型、律师友好型的法律职业环境。


上海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陆春玮从仲裁概念引入,展开助力宜商环境,商事仲裁进一步发展的探索与展望。他认为,建设国际仲裁中心、吸引仲裁机构集聚,需要建立完善的仲裁法律体系、友好专业的司法环境、以及配套的城市软实力。上海作为全球仲裁机构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也在力争通过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引入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仲裁制度规则,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同时,他表示上海仲裁委将继续创新服务企业新机制,从完善仲裁规则、扩大涉外商事仲裁员队伍、提升仲裁服务效能等方面持续发力。


徐飞副秘书长回顾了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仲)的历史沿革,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上海总部的业务现状,中国海仲上海总部迎来成立的第20周年,其间8版海仲仲裁规则的变化,凸显其持续完善仲裁程序并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从业务数据看,中国海仲上海总部涉外案件中涉及“一带一路”国家的范围持续扩大。她认为,擘画新时代航运中心蓝图,需着眼机构内部建设和外部联系两大层面,完善特色机制,增进对外交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有组织有重点推进机构发展工作,提升“一带一路”国家航运法律服务能级。

三、理论与实践同行,共筑国际仲裁生态圈


圆桌对话中,国际商会仲裁与替代性争议解决北亚地区主任、国际商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黄志瑾,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中国区主任兼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寸渊,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合作发展部部长许索晟,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亚太区总法律顾问魏桦,天达共和合伙人朱向鸣与合伙人陆以洁围绕“境内外商事仲裁的创新发展与最新实践”展开方法论的落地探讨。圆桌对谈由天达共和北京办管理合伙人纪超一主持。

黄志瑾强调,创新是保持组织竞争的关键因素,在不断变化的全球商业环境中,ICC持续积极引领创新。在他看来,仲裁创新的重要性还在于有助于提高国际商事仲裁解决的效率,为企业提供更为优质和迅速的仲裁解决方案,这也是促进ICC发展的重要支撑。

张寸渊回应如何响应仲裁用户切身关注问题,他建议,仲裁机构在新领域、新产业中的创新发展,应聚焦仲裁员吸纳、专业知识更新、在线流程优化、案件管理提效上,为国际客户在选择仲裁员时节省时间及资金成本。

从“道法术”三个层面展开,许索晟分享上国仲最新发展趋势、新变化。在“道”的层面,需增强仲裁机构的内在驱动力;在“法”的层面,聚焦仲裁规则创新,特别是引入“1+2+2”仲裁指引,为各方提供更全面、高效的服务体验。在“术”方面,关注仲裁的审理和仲裁生态圈的建设。

从仲裁机构建设的角度,魏桦强调了三个关键点。首先,她认为仲裁机构和仲裁员的专业性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仲裁员的认定应更加考虑发挥制度的灵活性。其次,在发展过程中,应关注案件管理质量和创新仲裁方式,以适应仲裁的发展趋势。最后,仲裁机构应当更关注用户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朱向鸣结合日本业务方向的实务经验谈及仲裁为贸易经济服务的优势和特点。他表示,律师为仲裁客户服务,具体而言更侧重于为个别客户提供法律支持与代理,专注于解决特定案件及客户需求。这意味着律师的仲裁服务更加个性化,而仲裁服务更加广泛化,两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商业纠纷解决生态系统,但其服务范围和核心职能存在差异。

陆以洁就“律师如何为客户选择好一条仲裁之路”展望,她提到仲裁是争议解决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又不是唯一途径。如何实现法律与商业的“最佳结合”。需要行业专家、同仁从仲裁法律制度、国际商事仲裁实务和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三个角度予以关注。

四、机遇和挑战并存,仲裁服务技术迭代升级围绕“新经济与新技术叠加,优化仲裁服务与建设国际化仲裁中心面临的全新机遇和挑战”主题,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法律顾问、首尔代表处首席代表朴祉玧,上海仲裁委员会总法律顾问兼航运仲裁院秘书长陈勇,上海君正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法务部总经理徐婕,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总部资深案件经理周昕,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王竞,天达共和杭州办管理合伙人黄鹏共同对话,为仲裁服务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观点。天达共和管理合伙人、上海办管委会主任陈永兴主持圆桌对谈。

朴祉玧就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国际仲裁申请,仲裁保全和执行安排,香港仲裁的发展,TPF, ORFSA, IP仲裁等话题分享经验。就如何建设国际仲裁中心,她认为,需要在人才培养、法规制度、仲裁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通过与其他国际仲裁机构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和效率。

准确把握市场主体对仲裁的需求,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中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陈勇围绕圆桌话题,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积极发挥仲裁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第二,加强与国际仲裁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优质国际仲裁资源。第三,进一步提升仲裁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强仲裁品牌化建设。第四,加快建设仲裁服务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专业化、智能化。

基于传统国际物流的数字化转型,徐婕提出了仲裁服务企业的优化思考,新技术叠加颠覆了航运业的传统生态,这也要求仲裁服务需要从传统的线下向线上拓展和升级。徐婕认为“一体两面”,航运业纠纷的类型转变,值得航运企业和仲裁专家携手深入探讨如何专业解决。

周昕基于中国海仲上海总部“2021新规则”中关于电子送达、庭审方式的变化,仲裁庭权利与义务间的平衡,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新规定,谈及机构优化仲裁服务的具体举措,并结合所在机构在“临时仲裁”方面的挑战和突破,发表真知灼见,中国海仲上海总部正着力构建“智慧仲裁”,推进实现仲裁“智慧化”“信息化”“数字化”。

结合新经济中新的商业形态,王竞提出了优化医疗健康领域仲裁服务的几点建议。目前互联网医疗领域纠纷案件具有明显的“两多两大”特点:一是涉及的主体多,二是纠纷类型多,三是纠纷类型复杂,四是涉及金额大。他建议,仲裁机构应当加强专业仲裁员储备,建立完善的规则制度;对新经济下出现的新类型纠纷案件要及时介入研究,以确保此类纠纷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黄鹏重点关注商事仲裁机构服务电竞体育议题,新经济下,新型争议解决业务对商事仲裁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表示,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传统的争议解决方式受到挑战。对此,需要重新思考商事仲裁机构在新型争议解决方式中的定位问题。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陈永兴认为商事仲裁作为解决国际商业争端的重要机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经济和新技术叠加的背景下,优化仲裁服务与建设国际化仲裁中心面临的全新机遇和挑战。虹口区发布的《虹口区关于推动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的若干举措》,与此次论坛的主旨不谋而合,也是大势所趋。“成功,始于助人成功”,他表示,未来天达共和将继续依托司法行政部门和各行业协会打造仲裁服务的优质的交流平台,为行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境内外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法律服务。他也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成为虹口、天达共和与上海仲裁周的一个新的缘分起点,为上海仲裁周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邵万权作闭幕总结,他指出,本届虹口分论坛聚焦“一带一路”和国际商事仲裁新发展两个热点,彰显全球视野。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周年来,都在传达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他强调,律师是仲裁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律师行业与仲裁行业常年保持高度密切的交流和合作,深度课题的研究与探讨,上海律协高度关注支持仲裁行业的发展壮大,并期待与仲裁行业,建立互学互鉴的交流平台、涉外法律人才的培育平台、涉外法律制度的研究平台,携手共同促进上海法律行业的专业化国际化发展。

自2020年首届上海仲裁周举办以来,上海仲裁周已成功举办三届,并依托专业化背景,凭借国际化视野,对促进中国仲裁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仲裁制度的革新,提升上海仲裁品牌的影响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论坛以“线上+线下”形式展开,吸引数千人线上观看。本次分论坛不仅是上海仲裁周的一部分,更是法律同行与各界共同探讨仲裁发展的重要平台。伴随论坛的圆满落幕,将开启仲裁界专家、学者们更多关于仲裁工作的思考,打通法律同行与社会各界共同探讨仲裁发展的实践路径,更好为“一带一路”与国际商事仲裁新发展提供上海虹口的智慧方案。

Copyright © 1998-2018 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1012394号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