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日,天达共和喜迎王坤博士加盟,作为顾问任职于杭州办公室。王坤博士从事知识产权、互联网法律研究和法律实务工作十余年,为多家大型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发表过多篇著作,其加盟必将增加本所在知识产权、互联网领域的实力,为更多客户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特别是能够加强杭州办公室的专业团队实力,提升其在长三角的法律服务竞争力。
王坤博士,现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教授,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特约研究员,浙江省首期之江青年学者,杭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职律师。先后毕业于浙江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三部。现主要从事知识产权、互联网方面的法律研究工作以及民商事法律实务工作。
学术成就
(一)专著:
1、《知识产权法学方法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独著。
2、《著作权法科学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独著。
3、《反剽窃法律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独著。
4、《新中国土地征收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两人合著,第一作者。
(二)课题:
1、省社科规划课题:《公共政策视域中的剽窃治理路径研究》(编号11ZJQN73YB)。
2、省社科规划课题:《反剽窃的理论依据及制度建构研究》(编号:13ZJQN12)。
3、省社科规划课题:《知识产权法学方法论研究》(编号:15NDJC216YB)。
(三)论文:
1、《论民营企业生存权的宪法保障路径》,发表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合著,第二作者。
2、《知识产权本体解析——以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转向为背景》,发表于《浙江学刊》2008年第1期,独著。
3、《知识产权对象中存量知识、增量知识的区分及其功能》,发表于《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独著。
4、《著作人格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发表于《法律科学》2010年第6期,独著。
5、《作品概念的科学建构及其在著作权法上的意义》,发表于《知识产权》2010年第6期,独著。
6、《商标俗称注册行为的实体法思考》,发表于《法学论坛》2011年第5期,独著。
7、《论美术字组的著作权问题——以方正诉宝洁“飘柔”倩体字一案为分析对象》,发表于《知识产权》2011年第5期,独著。
8、《剽窃概念的科学界定及其私法责任研究》,发表于《知识产权》2012年第8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2期全文转载,独著。
9、《论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发表于《知识产权》2013年第8期,独著。
10、《人格符号财产权制度的建构及其法律意义》,发表于《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独著。
11、《论作品的独创性——以对作品概念的科学建构为分析起点》,发表于《知识产权》2014年第4期,独著。
12、《论大清著作权律的立法模式》,发表于《中国出版》2014年第12期。
13、《论商标显著性的层次及规律——以对商标概念的科学建构为分析起点》,发表于《知识产权》2016年第2期。